本商品瀏覽人數:3268
◎以傳統針法結合多種交叉針刺繡的山石、飛泉,柔韌硬朗。
◎以純絲純色的硬緞、軟緞或透明紗,繡線為純絲絲線和絲絨線。
◎故宮所藏之刺繡,成為藝術珍賞之用。
湘繡起源於湖南長沙民間刺繡,屬中國四大民間刺繡之一,為以長沙為中心的手工藝產品刺繡的總稱。根據考古發掘,湘繡在長沙最遲不晚於漢代,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
傳統湘繡多以國畫為題材,現代湘繡取材較廣,如人物或肖像畫,因此成品與多稱沿用取自題材的稱謂,如屏風、掛屏、鳥獸圖、駿馬圖、山水畫,根據用途分,有裝飾品和日用品,如床上用品,服飾等等。湘繡色彩艷麗,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。圖案以畫稿為藍本,形象生動、逼真,質感強烈。手法上通過針法與絲絨線交錯使用,來表現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;針法有70多種,一個繡品都是通過不少於七八種以上針法配以粗細、濃淡的各色的絲絨線繡制而成,如旋紋針、迴旋針、花游針、齊毛針和摻針等針法,湘繡的如人物和肖像畫、鳥獸的神態惟妙惟肖。
隨著蘇繡的發達與創新,延至今日,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繡,如亂針繡、束繡、雙面繡、雙面異色繡、精微繡、彩錦繡等。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繡,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。刺繡最早多為實用,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,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。故宮所藏之刺繡,多屬此類。時代最早者為五代,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。經歷代的創新發展,各具特色,皆有高度的成就。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,繡工勻整,針線細密,設色精妙,深得書法精髓,且均裱裝成冊軸卷,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,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。
雙面繡,即在一幅布的兩面繡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圖案,畫面典雅,無任何針線痕跡,為湘繡極品。
1972年,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40件刺繡衣物和一幅鋪絨繡錦,這些繡品圖案多達10余種,繡線有18種色相。長沙馬王堆刺繡的出土,標誌刺繡在湖南長沙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。
商品材質:湘繡
商品大小:
商品圖檔顏色因電腦螢幕設定差異會略有不同,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。
鑑賞期間商品如需退換貨請保留商品、包裝、配件、相關附件之完整性。
除商品瑕疵外,廠商特別載明之商品、特殊商品(書籍、光碟、食品、耗材、衣服..等)一經拆封,恕不接受退換貨。
(→ 退貨注意事項)
1.退回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,完整包裝及附件都需齊全,如有缺少恕無法辦理退貨程序。
2.請來電或Email 通知客服人員,將為您確認退貨所需的資料,確認後請您將欲退貨之商品自費退回指定地址,待商品查驗符合退貨資格後,將立即為您辦理退款手續。